
學士班 A+ 人數比例限制
意見調查結果(下)
2025年3月28日
▍校方應與各院系師生座談,了解課程需求
在問卷中,有不少學生提到,各院系的課程差異甚大,從課程性質、評量方法,再到現行的成績分布皆可能有極大差異,學生擔心 15% 限制無法適用各系、解決問題。
對此,學生會建議學校進入各院座談,以了解各院系評量文化、學生特質及表現,探求成績提升的真實原因。
▍擔心成績「含金量」不易評估,可增 PR 值列表
校方擔心成績膨脹,將降低外界(企業、國內外研究所等)對師大成績的信賴度。學生則在問卷中對成績單新增 PR 值列表的支持度中,稍微偏向支持,在 5 點量表中,給出 3.48 分,此亦為本次問卷支持度最高的配套措施。
學生會建議可讓學生自己選擇,在列印成績單時,是否揭露 PR 值區間的資訊。
▍學生未感受到鑑別度不足,可公開整體成績分布資訊供師生參考
校方強調,目前成績鑑別度不足,部分教師給分過高。但學生在問卷中,同意現行成績沒有鑑別度的平均卻僅有 2.42/5 分。
師生的認知差異,可能肇因於沒有公開可以比較的資訊,學生目前並無法得知自己的課堂成績究竟是在高分群或低分群,教師亦無從得知其他教師的評量分布。
若希望可以有共同的認知基礎再討論,校方可考慮讓學生知道自己成績在班上的位置,以及公告系級、院級整體的成績分布。
▍學生會持續與師生溝通,了解需求
目前學生對日前他校曾提過的,成績區間調整為 95~100 分(滿分 5 分,平均 1.97 分,標準差1.18)、A+ 與 A 皆計 4 分 (滿分 5 分,平均 2.93 分,標準差1.37)等配套措施,師大學生給分平均皆未超過 3 分。
學校若考慮以上述制度作為配套措施,應有更多討論,讓師生瞭解優劣,並充分評估影響。
學生會本週亦持續和教師晤談,了解教師評分時的考量,並試讓教師了解學生擔心。在說明會後,學生會亦會持續了解師生意見,邀請您與我們一起持續關注議題!



